欢迎光临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网站 ·今天是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E-mail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新闻 □
 

当代诗坛57·58期
发布时间: 2013/6/17 14:11:20 被阅览数: 2581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第57·58期卷头语

    《当代诗坛》是港、澳新诗界多年来重要的,也是支撑得最久的诗歌刊物。《当代诗坛》从创刊之日起就以沟通两岸四地,整合海内外汉语新诗为基本定位,坚持做出了其它刊物难以伦比的努力。前不久问世的中国文史版《<当代诗坛>创刊廿四周年同人诗选》,就充份体现出本刊的史学价值与诗学价值。
    2011年9月下旬,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与台湾诗学季刊在台北举办“中生代诗人——两岸四地第四届当代诗学论坛”。这是当代诗学论坛机制下继2007年珠海、2008年澳门、2010年北京举行的三届当代诗学论坛以来的又一次经过精心筹备、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会议。本刊对会议的成功表示热烈地祝贺!对于厚重的会议论文,本期先推出第一辑,以饕读者。
是9月,“《李清联无障碍诗写点评本》首发式暨研讨会”也在河南洛阳市隆重举行。 李清联是知名老诗人,也是本刊同人。他提出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无障碍诗写”主张,为新诗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实践经验。各级作协组织和有关单位对这次会议颇为重视,80余名来自各地的诗人、评论家赴会。有关文论本刊已编为专辑,郑重推荐。
    2011年11月10日晚,“叶维廉教授学术讲谈会”在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交流中心二楼报告厅举行。叶教授围绕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历史,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观。他带领大家穿梭在他的文学旅途中,一边发现,一边感悟。更令人难忘的,是次日,他携同夫人慈美寻宗拜祖,圆了六十余年回乡之梦。本期结稿时,恰好收到他深情记录这次寻亲之旅的长篇文章《失去地图的还乡者》,立即补入,与读者共享本期“特别推荐”栏目,推出诗人戴望舒中英对照诗作专辑。“新诗鉴赏”栏目有多家诗人的佳作赏析。其它栏目也不乏精品,请大家慢慢品赏。
傅天虹
2012.5.1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当代诗坛55·56期
  • 当代诗坛53·54期

  •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2007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