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诗坛45·46期
发布时间: 2018/7/27 16:14:05 被阅览数: 946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
|

第45·46期卷头语 本刊《当代诗坛》创刊于1987年9月15日。光阴荏苒。今天迎来了自己的19岁生日。过去的19年并不风平浪静,这本刊物经过了太多的磨难,正如1991年9月,诗人洛夫给本刊四周岁生日贺辞中所言:“在这物欲横流、精神生活枯竭,庸俗的次文化取代了精致文化的世代,诗人创办一份诗刊不仅需要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勇气,更需要虽九死而不悔的傻劲。”时间又过去了15年,洛夫所说的环境没有改变,我们所处的地位没有改变,他的话没有过时。《当代诗坛》的同仁们,就凭着一股精神力量,一份对诗的执着,对诗的虔诚和尊崇,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完成着自己的使命。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这本刊物的集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我们团结了中国两岸四地和海外的老、中、青年诗人,尤其是他们中的精英,共同把刊物办得尽可能好一些。我们力图使我们的团结面不断扩大 ,刊物的质量不断提高。 从本期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台湾亚洲大学文理学院开始协办本刊,并对刊物的开本做出革新,同时,所有中文排印都由繁体字改为简体字。本期“特别推荐”栏目推出了冰心与杰曼两位中外诗人的诗选。“实力方阵”栏目推出了著名台湾诗人、学者简政珍等四位诗人的力作。这里特别提一下青年女诗人屏子的诗。她把注意力较多地投向当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她的《父亲,我们坐在餐桌前等你》以矿难为题材,表现出她的可贵的悲悯情怀。诗中描写遇难矿工的子女等待父亲归来的情景,体现了呐喊之后的冷峻,血泪之后的沉静,取得了震憾人心的艺术效果。关心民瘼,关怀民生,关注人民的命运,本是中国几千年诗歌和五四以来新诗的优秀传统。我们不希望这种传统被颠覆,我们看到这种传统的延续和发扬而感到高兴。本期的“古诗英译”推出北京大学辜正坤教授英译的“元散曲选译”。 本刊与“中外现代诗名家集萃”的各个系列有着兄弟般的血缘关系。在明年——2007年中国新诗诞生90周年的欢庆日子里,我们将完成上述“集萃”之500部汉英双语诗集的出版工程。在这之后,我们将再接再力,在2007至2017年10年中,再出版500部汉英双语诗集,使这一诗学工程取得更大的成果。我们将拿出1000部汉英双语诗集来奉献给中国新诗诞生100周年的伟大节日!这1000部诗集必将铺成一道中国新诗的辉煌史迹。
屠岸 傅天虹 2006年10月30日 




|
上两条同类新闻:
当代诗坛43·44期 当代诗坛42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