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网站 ·今天是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E-mail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新闻 □
 

用一颗真纯的诗心与读者零距离对话......李艳春
发布时间: 2013/4/15 8:45:56 被阅览数: 1393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用一颗真纯的诗心与读者零距离对话
——读《李清联无障碍诗写点评本》有感
李艳春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地税稽查局川汇分局)
 
     近日喜读著名老诗人李清联老师无障碍诗集,受益匪浅!此诗集由李老师精选八十首无障碍诗歌,配以知名诗人评论家精彩点评,十分可读!我非专业诗人,又不是评论家,似乎没有资格对老师的大作加以评点。但我很乐意做一名普通读者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阅读心得与快乐!
老实说,不知是现代的书籍乏味呢,还是现代人懒于阅读,很久没有什么书籍能让我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阅读了,除非个别小说,但李老师的诗集确是个例外。我一页页读过去,似乎走进繁花似锦的森林,乐而忘返;又如哲人笔下形容的,好比饥饿的人,扑向香甜的面包。感谢诗人!您以饱满的诗情,深邃的哲思,朴素的文字,丰富的诗歌内容,诙谐幽默的乐观态度,深深感染了读者,让我领略到诗歌原来如此美妙!原来诗歌可以如此写!
      缘于这本诗集每首诗歌均有著名诗评家评点,我这里就不对具体诗歌赘言。我就谈谈这部诗集带给我的思考与体会吧!第一,诗歌写给谁看?或许有人会说,当然写给读者看啦!话好说却难做。有不少诗人,端起架子,摆起谱子,认为诗歌是少数人才玩的高雅艺术,根本不把普通读者放在眼里,不认为自己写的不好,反倒认为读者审美情趣低,理解不了自己。于是处处标榜自己格调不俗,言必朦胧,诗必国外,似乎不彻底割裂传统,不足以高贵。外国的月亮是圆的,外国的诗歌当然也是最美的啦。学习外国当然是必须的,但前提是不要失去自我,邯郸学步,徒增笑料而已。正是基于当前诗歌诸多乱象的深刻思考,李清联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诗歌主张,倡导无障碍诗写。注重和尊重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欣赏趣味。让诗歌返璞归真,做到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李老师的大量诗歌,多半平白如话,却又冼练深刻,朗朗上口,易学易懂。如《祖国啊》想娘/ 泪两行 / 黄河/  长江。 《倒退着走路的人》 清晨  我看到 /一个倒退着走路的人后来/ 我又看到许多倒退着走路的人// 倒退着走路的人/ 倒退着前进 等等。李老师的很多诗歌都写的无比精短,但又无比绝妙。只有心有读者的诗人,才能赢得读者的欢迎!
      第二 ,诗歌该如何写?李老师个人诗歌主张是“有话好好说,有诗好好写。”我很赞同。他提出的无障碍诗写,并非是完全不讲技巧,而是不为故弄玄虚而玩技巧。文贵自然,诗贵纯真,不刻意,不雕琢。通观李老师的诸多诗篇,寓技巧于自然流畅的诗写中,小说中的荒诞写法,绘画中的留白,以及传统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含蓄手法,都运用的得心应手,至于化境。但大多都接近口语,不搬弄技巧。或许有人说,这么写不是降低诗歌的品位了吗?似乎不炫技不足以显示其深刻。这或许是对诗歌的误读。在传统诗歌里,李白、白居易等大诗人的诗歌,无一不晓畅如话,却流传千古。就李老师的个人诗歌特点是,于哲思于朴实的话语中。色彩不华丽,如木板雕刻,刀刀见功。张力十足,发人深省。再来欣赏一下他的几首诗歌,《落叶》秋后,叶慢慢落了 / 落地就慢慢腐烂了/不是因为风  如此简洁 、明了 、诗意!这落叶是自然界的,还是人生的,任由读者去猜想。最后一句逆挽的写法,让作品别开生面。《磷》一个人生下来就吃娘奶/ 消耗这个世界 /就从吃奶开始// 起初的进出是不平衡的/ 直到他身上的/ 灯油燃尽//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是灰暗的/ 灰暗别人/ 也灰暗自己 //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是光明的/ 光明别人/ 也光明自己// 一个人死去,魂魄归天/ 他也应化作一小撮熠熠闪光的磷  这首诗歌用极简的语言诗写人的一生。诗中的磷,既是一个象征性意象,又是一语双关。让人不由掩卷深思,人这一生到底该怎么活?我理解的无障碍写法,用我们的行业用语,就叫零距离。我想,只要与读者心贴心,写出人民的心声,贴近大地的脉搏,倾听时代的足音。与读者零距离沟通,美妙的诗歌,才能走进更多的读者心灵!才能让诗歌最原初的美与力量最大限度被读者接受。李老师,以为然否?
      第三,诗歌与做人的关系。我们传统文化里,早就由文如其人之说。但现实中,文人不一,满口锦绣文章,做人很差劲者多了去。诗人也不例外。无论任何艺术,都是让人们好好生活,生活得更好,而不是更差。但个别知名诗人,虽然诗歌写得满堂彩,又是自杀,又是情杀,给读者带来不好的影响。而我在这里,非常欣赏李老师的阳光老男孩的心态。来,欣赏一下他这首诗。“重阳节那天 /阳光老男孩 / 和几个少男少女 / 玩起了快乐的街舞//  雪白的头发呀 /  好一朵美丽的雪莲花 /  招来了围观的人群  和警察”。你能想象出一个满头雪莲花的老人 ,手舞足蹈,该有多么可爱吗?诗集中,还有几篇诸如《玩蚂蚁上树》、《老马梦见阎罗遣小鬼下请帖》等都写得乐观,坚强,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生活中,李老师也真的遭遇了一场大的变故,在一次车祸脑伤之后,搁笔数年之后,再次拿出不屈的笔,写下生命的诗篇。读着这些昂扬着生活激情与活力的文字,怎不令读者感动不已!
      李老师的诗集可以说是美的集合,智慧的结晶。带给我的当然不仅仅是上述思考与感动。而我才疏学浅,无力述精彩于万分之一。我想说,读《老马与螃蟹》时,想起那个按螃蟹的可爱老人,我笑了!我想说,读《一个被历史尘封了的故事:嫂子》时,我哭了!而更多的时候,品味着诗人一颗纯真火热的诗心,我跟着一起思索,一起忧伤,一起希翼,一起畅想。作家刘庆邦说,作家要想打动读者,是要付出血本的。而我想说,诗人要想写出好诗,或许还要沉入生活,像李老师所提倡的那样,与读者无障碍!
      窗外秋意渐浓,遥想洛阳的李老师,又该在古老的洛河旁,灿烂的枫叶旁,诗情迸发,为诗坛为读者再捧出精彩绝伦的佳作了吧!李老师,为您祝福!一个为人民而歌唱的诗人,人民永远感谢您!而我也将默默努力,无论写诗,或者做人,都要心怀坦荡,心有阳光,向着真,善,美而前进!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无障碍诗写”的意义和价值......陈立红
  • 经典长诗《香妃梦回》赏析......刘云

  •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2007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