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网站 ·今天是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E-mail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新闻 □
 

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吴岸走了
发布时间: 2015/8/13 11:04:24 被阅览数: 3335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吴岸走了

著名诗人吴岸

    马来西亚著名华文诗人兼作家吴岸,由于肺部感染于2015年8月9日傍晚六时许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曼绒县中央医院仙世,终年78岁。吴岸先生灵柩已于8月10日凌晨移至吉隆坡富贵纪念馆1层16室,今天下午吴家儿女将会送其骨灰回到古晋。
    吴岸,原名丘立基,1937年生于马来西亚砂劳越古晋。15岁开始诗歌创作,创作生涯已逾半个世纪,为马来西亚华裔作家坚持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家之一。处女诗集《盾上的诗篇》于1962年在香港出版,被誉为“拉让江畔诗人”。1966年因参加砂劳越独立运动,入狱达10年,出狱后继续文学创作,并出版多部诗集。其文学成就备受国内外学术界肯定。1995年获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颁“峥嵘岁月”奖,同年获砂劳越政府颁文学奖。2000年获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奖。1998年与1999年,北京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与《诗探索》杂志社及马来西亚华校董联会曾分别举办吴岸作品学术研讨会。2009年获第十二届国际诗人笔会颁“中国当代诗魂金奖”,是海外首位获此奖项的诗人。
    此外,吴岸先生生前在东南亚华语诗坛位置重要,是沙捞越华文作家协会会长、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创会理事及常务理事。

天虹教授与吴岸诗人、王涛诗人合影

广州诗会合影

天虹教授与吴岸诗人合影

天虹教授与吴岸诗人相聚甚欢

十六届国际诗人笔会(南宁),诗人研讨会

 
附:吴岸诗作
 
  今夜且让我安睡
 
像船
    紧张着帆
绕过暗礁
    闯过巨浪
自清晨
    驶向黄昏的港湾
 
今夜且让我安睡
在夜的浅滩上
 
解开紧绷的缆索
让喘息
    化作一线游丝
去 去
那白昼里
    声嘶力竭的叫嚣
鹰的嘴
蛇的舌
乌鸦的唠叨
让我回到梦湖畔
倾听
    那只最细小的夜呜虫的
    轻唱
 
今夜且让我安睡
在夜的沙滩上
明朝
我又将扬帆
向暗礁
    向巨浪……
 
     真 情
 
当你看到我的微笑

而我已远去
当你在寂寞的夜里
    看见屋檐上的星光
而我已陨落
 
但我仍微笑
在你的心里
我仍为你闪烁
穿越过亿万光年
 
       历 史
 
不是胸章上夺目的光灿
不是纪念碑俯瞰的威严
不是凯旋之夜的拥抱和狂欢
诗狱壁上被抹除了千次后
    终又显现的
    一痕血影
 
     破晓时分
 
我听见一种奇异的声响
一种全新的声音
我张开眼睛
晨光也是奇异的新
长夜的黑暗
铸造了如此明亮的白昼
生命的种子
总是在黑夜里播下的
我记起来了
但我忘了我是谁
我没有名字
窗外的树在晨风中轻轻舞踊
我想
今后即使有狂风来袭
也可以随之舞得潇洒
一面高歌
片片的落叶
都是新的生命
 
     岁 月
 
记忆是一种光吗?
时间曾是明亮的
否则为什么
那逝去的岁月
在黑夜里
依然熠熠生辉?
 
记忆是一种声音吗?
岁月曾经是洪亮的
否则为什么
在静寂中
那辉煌的岁月
歌声依旧荡漾?
 
而我们
曾以光和声音
抵挡了黑暗和死亡
 
       榴莲赋
        
哗啦啦八月一阵骤雨后
静寂的街头
忽然人群蜂涌
上市的消息比风还快
那档口的老板娘已笑不拢嘴
看着她的顾客弯腰屈膝
如痴似醉
 
膜拜之后你巍颤颤地
拾起一副盔甲
一顶自由女神的皇冠
巍颤颤地捧它於十指间
端详,估重,摇抖,倾听
又俯下尊贵的神庭
一亲它的芳泽
 
有人掩鼻而过了
退避何止三舍
想起三保太监的恶作剧他要作呕
世间美果据说都国色天香
美国红苹果澳洲金橙
哪个不玉肤凝脂
独它一副赤道莽林里的青面獠牙
气味撩人三日不绝
唉  是美是丑
是香是臭
这问题千年了还争论不休
 
而它却兀自巍立危山绝谷
岿然以亿万年风雨炼就的雄姿
任蝙蝠蔽天鼠蛇漫野
日日夜夜
在洁白的子宫里
孕育着稀世的醇膏
 
披上盔甲
戴上自由女神的皇冠
伴着八月骤雨的前奏
悠然降临人间……
 
             一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①南洋民间传说,榴莲果实是郑和下西洋路过时把粪便挂在树上所形成的。
 
 
      粽子赋
 
谁把它们吃了
这颗颗粽子
留下这圈圈透着油光的咸草绳
和片片依然散发芬芳的班兰叶子
零乱在厨房的饭桌上
象一幅无名画家的名画
在五月暗淡的灯光下
 
那女人曾以灵巧的手指
将它们一捏一绑
把糯米和五香虾米和
缕缕说不清楚的思念
紧紧扎住
扎成如菱如角如钻石
如金字塔的
千年不朽的工程
 
那淡淡幽香始于指尖
由远而近渐渐浓郁
连沸滚的钢锅也盖不住了
终于叫你我迷失在
泥土、海洋、天空
传说和楚辞混合的醇香里
当解开结子的刹那
 
在五月暗淡的灯光下
在厨房的饭桌上
谁把它们品尝了呢
完成了这旷世的艺术杰作
悠悠江影里
离离芦苇
冉冉班兰
却不知那倒影儿
此刻是在双溪砂劳越里
还是在汨罗江上?
 
      一九九四年三月六日于古晋葛园
    ①班兰是南洋常见的一种植物,生长在低洼地带,其叶子长而宽,味道芬香,人们用以包裹糕点。华人传统的肉粽子是以竹叶包扎的,现在多以班兰叶代替,其色香味更甚于竹叶粽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讯)

 


上两条同类新闻:
  • 追忆诗人汪国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 天河中的“秋刀鱼”——论台湾中生代女诗人冯青的女性历史观……傅天虹

  •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2007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