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网站 ·今天是                   
炎皇贸易行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新闻 □
 

余光中被聘为文学院名誉院长
发布时间: 2007/4/7 16:08:31 被阅览数: 2555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余光中被聘为文学院名誉院长

大师为师生作《诗与音乐》讲座

 

329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交流中心三搂报告厅,文学院师生济济一堂,隆重举行余光中名誉院长聘任仪式。在仪式上,校长苗中正为余光中先生颁发了文学院名誉院长聘书。余光中先生也将两件特意从台湾带来的珍贵礼物赠送给苗校长与学校。一件是他的诗作《情人的血特别红》;另外一件是一个磨砂杯,杯上印有他的两句留言:“这世界带你向前推动,像杯子旋转在你手中”。

文学院院长张明院教授主持讲座。张院长在介绍余光中先生时说:“有人的名字前面要附加很多头衔或形容词才能证明其存在,有人的名字却无须附加任何头衔或形容就能显示其价值,余光中就是这样一个名字。北宋初,凡是有井水之处便有柳词;今天,凡是有华人之处便有余诗。”张院长还特别强调,余光中就任名誉院长,作为文学院发展的一面高扬的旗帜,使我们对学院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张院长还为余光中先生送上了学院特别的礼物,一颗晶莹的琉璃珠,她既是珠海的象征,也代表着我院师生的敬仰之心。正巧余光中先生与洛夫先生都是龙年生人,余老笑谈,要与洛夫先生联袂返校,来个“双龙戏珠”。

聘任仪式之后,余光中先生为师生们做了精彩的讲座“诗与音乐”。讲座开始时,余光中先生将“贵校”改口为“本校”,将“沧海月明珠有泪”改为“沧海月明珠含笑”,让师生们倍感亲切。余老还特意把讲台上的鲜花挪走,“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得见我!”

余光中先生从诗、画、乐之三角关系、中国传统的诗与音乐、西洋传统的诗与音乐、以乐入诗、以诗状乐、以乐理入诗 、诗的整齐与变化、格律与自由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在讲到诗、画、乐三者的关系时,余老谈到诗永远是这三角的顶点,诗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与诗具有“心灵的空间”的共同点,诗能给人带来场景、意境的想象空间和乐理的美感。

在讲到以乐入诗、以诗状乐、以乐理入诗时,余光中先生亲身哼唱了一小段用诗谱写出来的乐曲,让听众更好地理解了诗与乐的关系。而对诗本身音乐性,余老说,他愿意在诗中牺牲文法,而把诗写得感性些,让自己写的诗能控制读者的呼吸,利用标点是为了帮助文气,让读者跟着诗的节奏走。而且写一首好诗,要做到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整齐,挑战两者的平衡。

精彩的讲座被一次又一次掌声打断,很多同学站着或坐在地上聆听大师的演讲。文学院05编辑出版的王同学激动地说:“余光中的讲座真是太精彩了,我自己也改变了以前对诗的感觉和看法,希望余光中能再次来我们学校!”

讲座过后,余光中和文学院橄榄枝朗诵社的同学同台朗诵了他的诗歌作品,并对同学们的朗诵作了精彩的点评。

文学院教授傅天虹、盼耕、张明、王跃、郭海军及文学院四百多名师生出席了此次活动,文学院实习基地唐家中学的语文教师,以及珠海四中的语文教师也参加了讲座。

 

 

 

 

 

              

文学院记者团 /郝秋、詹灵芝 图片/韩晶、李辉

                                                                                                (摘自北师大珠海分校)

 


上两条同类新闻:
  • 一次高层次、高质量的两岸诗学研讨会
  • 两岸中生代诗学高层论坛暨简政珍作品研讨会将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举行

  •  
    儒商风采 2007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