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网站 ·今天是                   
炎皇贸易行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新闻 □
 

为玉“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杜心
发布时间: 2007/1/17 14:51:17 被阅览数: 3901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为玉“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杜心

——一位深居民间、自成一家的古玉收藏家

·主编  路羽

   

    杜心先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数十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华玉文化,爱玉、藏玉、废寝忘食,如醉如痴;为寻玉、访玉踏遍神州名山大川;他珍藏的中华古玉器,有不少稀世奇珍,偶有幸遇目者,无不叹为观止;私人藏品数量、品种之丰富,也堪称华夏一绝。说他是一位深居民间、自成一家的中华古玉收藏家、鉴赏家,不会言过其实。
    杜心先生,族名杜宝璋,1933年5月2日出生於上海浦东杜家行镇,杜氏家族世代爱玉、藏玉,他深爱藏玉世家的薰陶,自幼酷爱古玉。十六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久就成为随军摄影记者,进入上海后,他在上海摄影家协会担任常务副主席,1996年,杜心先生因在摄影事业上作出特殊贡献而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荣誉杯。杜心先生说:“正是祖国的培养,几十年来我除了摄影就是爱玉,记者的职业有机会让我走遍了全国。”他怀着热爱中华玉文化的初衷,探寻过祖国许多产玉老矿和玉雕工厂,求师於玉石工、琢雕工艺师,跟随地质勘探队翻山越岭探寻过新的玉石矿源;在北京十多年工作期间,他是国家地矿博物馆的常客;访问过全国许多省市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特别的机遇是,他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结识了许多文史馆员、研究员和前朝遗老,成为中国少有的接触过大量宫迁玉器的研究者。他具有对古玉精到的鉴别能力,并非偶然。
     1996年5月,杜心先生出任上海市石协会的副会长。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介绍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君主子“比德於玉”的中华玉文化,杜心先生接受协会许多专家、学者特别是故旧、师友的鼓励,慨然破门而出,亲自把自己秘藏的一部份古玉珍品摄制成图片,交协会编辑公开问世,为中华宝玉石史料宝库增添了瑰宝,他爱玉,尊玉之心,必将在海内外广大读者间引发共鸣。

    春秋五霸,兼并天下。西周结束,东周建立。把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阳,史称春秋时期,春秋因孔子所著编年史《春秋》而得名。东周被史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阗玉成为国家之宝,皇室之珍,连城之壁,皇帝之玺,也是诸侯城下之盟和战争媾和的标记,玉成为联结各族人民的友谊信物。

 

 

 

   

    自远古以来,我国原始先民视玉为神物,以礼天地四方,广受华夏民族根深蒂固的珍爱。五千年红山文化是史前玉器的盛期,主要分布于红山地区,辽河流域、大凌河、乌力吉林沐伦河、西拉沐伦河、英金河、莽牛河、教来河,畜牧河、震林河、西伯河、海哈河、青河、阴河,在河区两岸,山丘、平原、台地、山谷、山顶和深山密林中。先后发掘的遗址有:赤峰红山后、蜘蛛山、西山泉、敖汉旗、三道湾子、四棱山、南杨家营子、喀左东山嘴、牛河梁、胡头沟、三星他拉村、三官甸子村等。在这些地区有大型塔式原始建筑遗址、地穴房址、祭祀神台、女神庙、积石冢、石墓坑等属同年代同类型地层的红山文化古玉器遗址,构成了红山文化玉器出土的考古网络。

      

     

    江流域、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在新石器早已发现比石更美的花玉。这种细腻坚硬,色彩绚丽的玉石被称作瑶琨玉、小梅岭玉,属透闪石、阳起石族和高岭石族都是真玉大都是就地取材。玉色以深绿色为主,还有浅绿色、青白色、浅青色、透黄色、桔黄色、咖啡色、赭褐色红花色和绿花色等。

     

      

     

     秦朝,秦皇专制,一统霸业。对后世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就在两汉国力强盛时期,统一西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能道,就是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由此输出质地优良的和田玉被各国称为礼仪之邦的“不灭之宝”;和田玉琢制的玉器称为东方艺术珍宝。在国内外早已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出现了玉器热,汉代成为玉文化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形成了波澜壮观的玉器发展史,为民族文化增添了光辉。

    

    

    

    

    五代十国,潘镇割据,国家分裂。北宋,加强皇权,几欲变法。印刷,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科技飞跃,理学,儒学、哲学、史学、硕果累累。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相对统一的王朝。南宋政权南徒,屈辱苟安,经济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宋文化极盛。宋词,唐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两朵奇葩,堪称一绝。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影响,我国玉器也进入繁荣年代。玉石之路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的前驱。大批和田玉材进献朝廷,开创了发展玉器大好时机。

 

    公元前21世纪,禹治水成功,奠定了夏族在中原的地位,“华夏”这一名称,是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有关。夏最后为商所灭。商朝建立并不断巩固,私有制的完成,奴隶制度开始占据主要地位,这一时期出现了甲骨文,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注意发展农业,蓬勃兴起的手工业使玉文化也有了独创的前景。西周大规模分封诸侯,奴隶制政权的盛期,使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技术和玉文化艺术。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元朝统一中国、历明至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朝历代都喜爱玉文化,在这历史背景之下,玉器开发步入鼎盛时期,由于有了丰富的玉材,三朝皇家设立了金玉人匠总管府、玉院、玉局、提举司。管理宫廷、社会上层和民间用玉的生产。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讯)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曹崇恩“唯勤唯实、精益求精、亲力亲为”

  •  
    儒商风采 2007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