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大学、当代诗学论坛合办“第八届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百年汉语新诗与港澳台中生代诗歌学术研讨会"於澳大举行,吸引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师生参与,就“汉语新诗的百年传统"、“澳门诗歌的历史与现状"、“台港澳与内地中生代新诗",以及“傅天虹诗歌创作"等四大主题进行探讨。
论坛开幕式由澳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朱寿桐主持,郑裕彤书院院长钟玲致辞。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进行了八场学术讨论,期间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北京师範大学教授吴思敬、浙江大学教授骆寒超、台湾中央大学教授李瑞腾作精彩的主旨演说。另外,近40名学者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当代诗学论坛组委会主席吴思敬教授指出,本届诗学论坛表现出了良好的会风,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交流,为中国新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在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澳门是岭南的一个诗歌城市,澳大是一所充满诗意的大学,这次诗学论坛在澳大的召开既是学界的一次盛会,也是澳大的一次学术盛事。正如诗界泰斗谢冕所说,这是四地一家的念想,实现了两岸四地诗歌团圆的梦想,“我们在一起谈论诗歌,很甜蜜,很温暖。”
汉语新诗已经走过百年的辉煌历程,期间有探索的艰辛,有成功的欢欣,有寂寞的痛苦,也有热闹的喜庆。对汉语新诗百年历史的探索与成功,寂寞与热闹进行总结与研讨,有利于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学术把握。
澳门、香港、台湾的诗人,以不同的地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在汉语新诗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作出了不同风格的贡献,特别是我们一直关注的中生代诗人,他们处在承先启后的特定位势,其诗学贡献更值得总结。
为此,当代诗学论坛组委会(当代诗学论坛机制、澳门大学中文系、澳门文坛评论家协会、澳门大学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第八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单位为澳门大学中文系)经研究决定。是次学术研讨将以“百年汉语新诗与澳港台中生代诗歌”为主题,兼及研讨傅天虹诗歌,邀请两岸四地杰出的诗学研究者参与讨论。
研讨会由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澳大南国人文研究中心协办,澳门基金会赞助。
(炎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