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网站 ·今天是                   
炎皇贸易行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 热点新闻 □
 

小珍珠折射大世界——读《傅天虹小诗八百首》……唐德亮
发布时间: 2018/6/11 9:36:30 被阅览数: 1244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小珍珠折射大世界
——读《傅天虹小诗八百首》
 
唐德亮
 
 
(傅天虹)
 
    香港著名诗人傅天虹最近出版了《傅天虹小诗八百首》(中国文史出版社)。一部个人诗集,竟能容纳八百首之多,可谓罕见。这些小诗,短的仅一行,最长的才九行。这些小诗体积虽小,但内涵却不小,犹如一箩珍珠玛瑙,吉光片羽,思想闪电,灵魂烛光,晶莹透亮,内容各异,折射出一个缤纷多彩的大世界。
    傅天虹的小诗,高度精炼、概括、浓缩,以极短的篇幅反映了社会、人生、历史的广阔与丰富。比如《黑色大厦》:
 
没有电梯  是座八层高的唐楼
陈旧的走廊嵌满黑色的眼睛
穿山甲穴于地下食白蚁为生
道友在后楼梯聚食白粉
全身黑白相间银环蛇是最毒的一种
毒不过‘大耳窿’的心
有‘莺’有‘凤’不要敲错了门
鱼的心思只有水知道
 
这首八行短诗,写出了香港社会的“黑”、“白”、“黄”,处处陷阱,险象环生, 最后一句“鱼的心只有水才知道”,耐人寻味。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是许多诗人描写的对象,大诗人艾青的长诗《古罗马斗兽场》影响巨大深远。而傅天虹的《罗马斗兽场》仅仅三行,却也别出心裁,别有韵味:“这座宏伟建筑杀猛兽也杀活人/血腥令五万观众疯狂历史上这一幕/至今被视为罗马的骄傲  帝国的象征/”残忍的杀人、嗜血与疯狂的历史,却成了“罗马的骄傲与帝国的象征”,这就写出了新的思考与深度。又如《老木屋》:
 
不是菌类不是蘑菇
山坡上繁殖蔓延的是木屋
几片木板和铁皮的拼凑
香港的建筑出现‘返祖’
腾起的旋律是蚊/跳动的音符是鼠
富人上山是看海景
穷人上山是谋归宿
 
几行诗写出了香港这座繁华大都市的另一面:建筑返祖,原因是贫富分化、悬殊,在这些贫民窟,蚊虫唱歌,老鼠跳舞。八行小诗,高度概括了香港社会的现实,容量不谓不大,且形象鲜明,由虚到实,由物到人,达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傅天虹小诗另一特色是极短的篇幅,孕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德国哲学家施莱格尔认为,诗歌的使命“不仅在于把一切独特的诗的样式重新合并在一起,使诗同哲学和雄辩术沟通起来。它力求而且应该把诗和散文、天才和批评、人为的诗和自然的诗时而掺杂起来,时而溶合起来。它应当赋予诗以生命力和社会精神,赋予生活和社会以诗的性质。它应当把机智变成诗,用严肃的具有认识作用的内容充实艺术……”(《诗人哲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诗既是诗人情感(激情)活动的产物,也是诗人对真理的发现的结果。傅天虹的小诗亦如此。他的大量小诗都蕴藏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与内涵。比如《火山》:“每当它张口怒吼/总是到了无法忍受的时候”,两句诗,写出了历史社会的规律:物极必反,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正如《义勇军进行曲》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的吼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不就是到了无法忍受、生死攸关,不反抗就死亡的时刻揭竿而起的吗?这就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真理。又如《老枯松》:“何不去做一捆助燃的干柴/却用枯枝败叶败坏着满岗春色/更有地下庞杂的根系/顽固地阻碍幼林的建设/”四句诗,写出了旧事物、旧观念、旧势力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成长发展的阻碍,诗人写的是枯松,隐喻的是社会现象。意即要必须革新观念,推开影响社会进步的障碍物及其陈旧的观念,才能让新事物更好地发展,社会才能更快前进。英国著名诗人布莱克认为:“没有对立面就没有进步。吸引与排斥,理性和活力,爱与恨,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老枯松》这首诗也证明了这一真理。再如《告诉你》:“金子告诉你什么叫自重,败叶告诉你什么叫轻浮”两句诗,写出了“重”与“轻”这一对立统一的人生辩证法,告诫你该有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充满哲理与人生智慧的小诗,言简意赅,令人回味,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傅天虹的小诗,有不少通过讽喻以达到警示,并使人获得深刻的哲思的。比如《牵牛花》:“伸出纤臂四处拖拖拉拉/肩挂着一排吹拍的嗽叭/大树也成了它的俘虏/听凭它缠着自己往上爬/”四句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种靠吹吹拍拍手段往上爬、博取高官厚禄的丑类。通过对这类人物的讽谕、鞭挞,以警示社会与人心。又如《苏川西园济公像》:
 
左半个脸哭,哭得天动地摇
右半个脸笑,笑得山欢水跃
一张阴阳脸,让香客各择所需
这不是济公,是造神者嘴脸的写照
 
前四句写济公阴阳脸的滑稽与荒诞,令人觉得可笑,最后一句才是指归:这是造神者形象的写照。有什么样的造神者,就有什么样的神。因为,神就是人造出来的。半阴半阳的济公,也就是那些“半阴半阳”的人的一个缩影。既荒诞,又真实,既可笑,又可悲。诗作的深刻可见一斑。又再如《乳鸽》:
 
鸽子与和平
如今都烹成令人垂涎的佳肴了
而且专拣最幼最嫩的
 
这首诗虽然仅仅三句,其容量抵得上一篇社论,几篇论文。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却被人当成美味佳肴,表面写鸽子(乳鸽),实质写世界大事;乳鸽被人吃,喑喻霸权主义者的疯狂;和平也被烹成令人垂涎的佳肴,暗指战争发生的危险仍然存在。此诗还有第三重意思:人类对动物的残杀,对大自然的破坏;最后一句“而且专拣最幼最嫩的”,幽默,令富有正义感的读者心酸。窃以为,这首小诗的思想容量异常之深,其警示作用又尤为突出,加上构思精巧,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令读者过目难忘,堪称精品。
    长诗难写,小诗同样难写。因为,它要炼字、炼词、炼句、炼意、炼格,高度深缩,高度凝练。傅天虹的小诗,既注意精练,又注意汉语诗歌的意象美,具象美,图画美,还注意字与字、句与句的互相联结,转换,自然。比如《漓江剪影》:“有灵的岩在江边垂成象鼻/垂成长长的悬念/便有好奇的藤叶蔓生  钻进字眼/沿着线装书探向古代/江鱼并不理会,悠哉游哉/在一枚暖日的凝视中筑梦/而逐浪的渔翁  独立船头/正用鹰的眼睛透视漓江/”这首诗用“垂”、“钻”、“探”、“凝视”、“筑梦”、“逐浪”、“透视”等动词,极准确地将漓江象鼻山、青藤、鱼、渔翁等自然景观与人物连结起来,有动有静,组成一幅有层次、有立体感的画面。又如《猿猴》:“它会笑,会点头/它走来了,想和你拉一拉手/它的举动多么像一个人呵/再像人也别忘了它是野兽/”这首短诗写出“人猿相辑别”后,虽然人猿近在咫尺,但经过生物演化,人兽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四句诗,写了几万年的生物进化沧桑,不仅省俭,且构思巧妙。又如《火山石》:“失去活力才化成岩层触目的僵冷/你是火山时代留下的泪痕/对于你,日光空有它的灿烂/对于你,春雨空有它的晶莹”,对于已经僵冷的岩石,灿烂的日光暖不了它的心,晶莹的春雨复甦不了它的希望。四句诗,宏大的时空感以形象的词与具象表达,日光、春雨的灿烂、晶莹反衬岩石的冥顽、僵冷与悲哀,构思精巧、意象新鲜,句式别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傅天虹是富于探索精神的诗人。他的小诗也能见他的求新求变之态度。从一行诗、二行诗、三行诗、四行诗……直到九行诗,他都尝试了个遍。而每一种形式都不乏成功精彩之作。如“一行诗”:《蜂巢》:“每一个孔里都藏着一个酿蜜的故事”;《螺号》:“大海在每一个螺壳里都藏了一首歌”;“二行诗”:《苹果》:“从内心坏起的一只苹果/只剩下不露声色的一层皮”;《街头乞丐》:“脚失功能以后/他用手去走剩余的人生/”;“四行诗”:《顽石》:“任浪花怎样动人/也劝不醒/江边的石头/仍在坚持它的顽固”;“九行诗”:《浪》:一页一页/翻不完的书/一滴一滴/流不尽的泪/一次一次/碰壁的痛苦/浪仍从天边涌来/滚动着/一片痴情”……这些诗,结构、角度、句式、节奏、间断、构思、画面都各有特色,别出心裁,使其小诗显出不同的风姿,不同的韵味,精彩纷呈。
    作为“诗体”的实验者,傅天虹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认真的精神是可贵的。他的八百首从“一”到“九”行的创作实践,为小诗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唐德亮,广东连山上草沙水人,瑶族,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作家,广东作家协会理事, 广东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清远市文联副主席,清远日报副总编辑。已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代》《十月》《文艺报》《中国作家》《花城》等国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两千多篇,出版诗集7部、长诗1部,散文、文学评论、杂文、小说集各1部,主编《清远历代乡土诗选》《清远古今散文选》《清远文学读本》等8部,个人诗集《南方的橄榄树》获第八届广东新人新作奖、诗集《苍野》获第七届广东鲁迅文学奖,长诗《惊蛰雷》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并荣获首届“中国阮章竞诗歌奖”;被儿童文学杂志评为“全国十大魅力诗人”; 2017年在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光明日报出版社《关雎爱情诗》杂志与中国梦文学网等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活动中,被评选为 “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 2017年被授予“新国风杰出诗人奖”;文学评论集《文学的烛照》被《作家报》评为第12届作家报杯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大赛金锐奖。共获各种奖80余次;诗作入选《中国百年新诗选》等200多种选本以及《大学语文》与小学语文课标读本,多篇作品被选作多个省市中学语文考试试题及高考模拟试题内蒙古师大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中心编选的《唐德亮研究专集》于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被《文学自由谈》选作封面人物;有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青年文摘》《作品与争鸣》转载,《中国诗歌通史》《中国诗歌三十年》《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以及《岭南现当代散文史》等多种文学史著作对其有专节评介论述。
 
 
唐德亮—广东省清远市新城区升平街28号清远日报社, 邮码511518,手机13802893657,邮箱 poettdl@163.com
 
 
 
 

 


上两条同类新闻:
  • 温婉轻灵余味悠远——读《路羽自选集》……唐德亮
  • 对立冲突的梦幻之美——论路羽女士诗集《月色朦胧》中的张力……赵小琪 袁媛

  •  
    儒商风采 2007年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