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代诗坛63·64期
发布时间: 2018/7/28 14:27:04 被阅览数: 1463 次 来源:
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 |
|

第63·64期卷头语 2014年4月10日,应本刊主办单位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及华文所的邀请,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阔别七年后,再次来到珠海,并于10日晚在分校的国际交流中心三楼报告厅以“诗美学漫谈”为题向该校师生传授其创作经验及心路历程。大批师生及媒体记者慕名前来,报告厅座无虚席,许多同学更是席地而坐,可谓盛况空前。 6月21日至24日,和本刊颇具渊源的“当代诗学论坛”,在香港岭南大学举办了第六届研讨会。这届论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两岸四地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吴思敬、傅天虹、罗振亚、古远清、章亚昕、王珂、张梅芳、龙扬志等多位学者齐聚岭南大学,深入探讨了从抗战到冷战及其后的汉语新诗创作与研究,也探讨了两岸四地中生代诗歌在中国当代诗坛的地位,总结了汉语新诗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经验,进一步加强了两岸四地诗歌研究的交流和学术合作。本期选载了部分会议论文,以饕读者。 10月18日,由洛夫、张默和痖弦共同创办的蜚声海峡两岸的台湾《创世纪》诗刊,于台湾中山南路的张荣发基金会大楼举办了“创世纪六十年庆典”,宾朋满座。该庆典由元老张默主持,首先由元老洛夫、痖弦致辞,接着文化部长龙应台等一行贵宾相继上台表示祝贺之意。本刊主编傅天虹也应邀出席庆典,并于会前与台湾白灵教授共同主编、完成了庆典纪念文本《台湾中生代诗人两岸论》。本刊副主编盼耕也应邀为会议撰写了长篇论文《<创世纪>诗社诗刊与香港诗社诗刊比较》,现全文刊出,同时,也发表台湾亚州大学陈建民的一篇有关论文。 在本期“百年经典”栏目中,有陈敬容、废名二位诗坛名家中英对照的短诗选辑,十分精彩。犁青是香港老诗人,本期特别推荐他自选的一辑短诗。犁青的诗有其特色,雁翼曾赞赏他是“为美而生的诗人”。 更令人感佩的是犁青不顾年迈多病,近年组织学者专家,策划完成了近百万字的《香港新诗发展史》,该书现在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郑重出版,本刊仅表祝贺。“英诗汉译”“上海女诗人作品小辑”“台湾诗人作品小辑”等栏目里也不乏佳作。此外,我们还发表了有关“无障碍诗写”的三篇文章,“无障碍诗写” 是李清联老诗人针对时弊而提出的诗歌创作准则。 本刊园地公开,请继续支持我们。
傅天虹 2015.1.5 

|
上两条同类新闻:
当代诗坛31期 当代诗坛29期
|
|
|